毛主席对包产到户的态度,其实有一个转变的过程,最开始他甚至允许小范围内进行实验,但是到了后来,他明确说,如果搞包产到户,不用几年就有人雇工讨小老婆!他老人家为何会这么说?是什么让他的态度有如此转变?他到底在担心啥?
上世纪五十年代末、六十年代初,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,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,当时一些地方为了摆脱困境,恢复农业生产,尤其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,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,实施了以“包产到户”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,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
很多中央和地方的领导,在进行调研后都认为,包产到户是一个不错的方式,能有效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,于是纷纷向毛主席建议,看能否在全国推广。
比如邓子恢,作为当时的农村工业部长,他就多次指出,包产到户或“责任田”是农民度荒的一条出路,他还多次向毛主席保荐“责任田”。他的主张也得到了邓小平等人的支持。在1962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,邓小平就称,可以采取各种办法,“责任田”是新生事物,可以试试看。
还有田家英,他最初其实并不赞成包产到户,但是1962年3月,他受毛主席的委托,率领调查组到湖南韶山、湘乡、宁乡进行调研。这一圈走下来后,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,从反对到主张。他撰写的报告也得到了刘少奇、陈云等人的肯定。
刘少奇认为田家英的报告“很好”,陈云读后则评价为“观点鲜明”,认为“包产到户”是个好办法。刘少奇和邓小平还指示,由田家英负责起草一份恢复农业生产的文件,提出要继续放宽政策,包括“包产到户”在内的多种经营方式都可以搞。
1962年,陈云在上海、杭州调研,了解到安徽“责任田”的情况后,表示这是非常时期必须采取的办法。7月初,他专门给毛主席写信,汇报了相关情况。
这么多领导都推荐包产到户,必然会引起毛主席的重视。加上当时我国的农村形势比较严峻,毛主席最看不了农民受苦,于是,这时的他,对包产到户采取了包容和默许的态度。
1961年3月15和16日,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,向毛主席汇报了当地有关情况后,毛主席说到,“你们实验嘛!搞坏了检讨就是了。”毛主席后来又通过别人转告曾希圣,再次明确可以在小范围内实验。
同年7月他在蚌埠,又一次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。毛主席当即表示,“你们认为没有毛病,就可以普遍推广。”
但是,到了当年的12月,毛主席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,开始反对起来。他见到曾希圣时表示,生产既然恢复了,是否把责任田这个办法变过来。此后,他在多个场合,也都表达了明确反对的意见。
毛主席之所以要反对,主要是他老人家担心包产到户会导致出现分田单干的情况。
1962年8月5日,毛主席在同陶铸、邓子恢等人谈话时指出,有人主张60%到户,有人主张全部分田到户。这就是说,基本上是单干或者全部单干。可是,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。允许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闹单干是可以的,还有90%是集体的嘛!但如果全部闹单干,或大部分闹单干,我是不赞成的。
同年8月,他又在一份中央文件上批示到:就全国来说,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地区发生了“单干风”,已经有一小部分生产队改变方向分户单干了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经济在短短的3年里就迅速得到了恢复,其中,刚刚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,摆脱了几千年来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束缚,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农业集体化生产,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,这也体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。
因此,毛主席担心包干到户,会导致社员私心加重,影响经济建设。后来某省在一份材料中,详细列举了实行责任田后的种种情况,验证了毛主席的担心。
比如,有些人不服从统一安排,不愿干集体活,也不愿意帮助困难户。有的人自种、自管、自收,甚至口粮、种子也是自留自用,还有的人把承包的“责任田”看成是分给自家的田地,在上面盖房子、埋界石。
此外,毛主席也担心,包产到户会最终导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。
1962年8月5日,他在北戴河的一次会议上说,一搞包产到户,一搞单干,半年的时间里,就看出分化厉害。有的人很穷,没法生活。有卖地的,有买地的,有放高利贷的,有娶小老婆的。
事实上,社会上确实出现了实行责任田后两极分化的现象和苗头,间接验证了毛主席的担忧。比如,部分人超产多、收入多,有的一户能达几千斤,成为暴发户;而一些体弱有病的农民,则减了产要用口粮赔,最低生活都无法保障。有些地方还出现了高价出卖粮食,进行投机的行为,雇工、放债、买卖土地等情况也时有存在,结果是“穷的穷,富的富”,也不利于照顾四属五保户。
毛主席最看不得人民群众吃苦受难,在他看来,我们革命、建立新中国的目标之一,就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,让老百姓平等的过上好日子。
当然,毛主席反对包产到户,也与当时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。20世纪60年代初,我国的国际环境比较紧张,尤其是中苏关系开始恶化,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毛主席对一系列问题的判断。
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,不管是支持包产到户,还是反对包产到户,他们的初衷都是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,我们只要坚持人民这个标准,始终实事求是,相信就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。